当青年影像再次袭来 | 短片后的你和我

2019杭州青年影像计划·金荷奖短片竞赛单元自7月1日正式开启征片通道以来,在为期77天的征集期内,共收到来自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短片作品689部,其中有效投递为638部,相较于去年在数量上增长了29%,且创历届报名数量新高。


同时,今年参赛导演更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法国等数十个国家的华语创作者,进一步扩展了青年创作的地缘边界。




理科生的做事方法:用数据说话


在最终通过的638部作品中,剧情类386部,动画类102部,纪实类104部,实验类38部,其它8部。和往年作品投递比例变化不大,青年创作中,剧情类短片在数量上始终是最多的,纪实类和动画类位居其后,较少一部分为实验类。



你好,剧情短片!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剧情短片投递数量的增幅最大,高达91%!可想而知,今年剧情短片的竞争应该会相当激烈。短片创作因其短小、灵动,是青年创作者走上影像之路的不二选择。短片创作不是微电影、不是短视频,是融合叙事、结构、创新于一体的影像实践,青年作品更是贯通着情感深处最期望表达的元动力,是最年轻世代表达的一次集中展示。



 动画类和纪实类的相爱相杀 

而在今年的征片中,动画类和纪实类的占比基本打成平手,两者相差不到百分之一,而投片中的主力军正是来自各大院校的学生。从这细微的对照中可以看出,动画新生力量的崛起可不是开玩笑的!



“其它类”会像它的归属一样特别吗?

另一项发生较大变化的则为“其它类”,虽然数量是8幅,与去年相比数量大幅减少,但仍然有选手没有将自己的作品简单归结为剧情、动画、记录或实验。那么导演是如何定位自己的片子及类型的呢?归为其它是有什么独特的考量吗?或许有全新类型尝试就在这8部作品中间。



地理学家的观察方法:地区排行TOP10


在对以地区为单位的总结中,我们列出了榜单TOP10。北京以136部领跑,浙江以114部紧随其后,上海以36部位居第三,第四至第十位则分别归属于四川、江苏、陕西、广东、山西、中国香港和山东。而在院校投片数量归纳中,北京电影学院以52部的成绩位居院校类投片榜首,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两首传媒类高校分别以41部与40部的成绩分列第二和第三,西安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也同样以一部之差,分别是19部与18部位居第四与第五。同时,我们收到不少来自山西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电影学院、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南加州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多所国内外之名高校的短片作品。




社会学家的观察角度:从性别到就业

在报名的六百多位创作者中,男性高达422人之多,而女性仅有216人;在创作者归属情况中,来自院校的以在读和毕业学生身份进行投片的选手有516位,以公司或个人名义进行投片的有122位。这个数据可以说是以一个较小的剖面折射出当下影视产业的发展情况:从前期的新人阶段再到后期的行业落实阶段,实际进行导演工作或创作工作的男性群体是普遍多于女性的。

    



自然学家的法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今年参赛选手的平均年龄在25岁。我们以每五岁为一个阶段来进行简单的观察发现:在短片创作中,20-25岁组别为人数最多的组别,有427位选手在进行自己的拍摄,这个年龄段大多都是在校或刚刚毕业的学生;其次,26-30岁的创作者有130位;在30岁及以上的组别中有71位,虽然数量有大幅的下降,但能看出仍有在坚持的创作者。

在30岁及以前的三个组别中,男性几乎都为女性的一倍;而在30岁以后的三个组别中,男性几乎为女性的六倍;四十岁及以上组别的女性为零。抛开新手入门阶段,会发现整体创作态势呈断崖式的下滑趋势,这跟国内影视产业的发展现象几乎同步。从创作者到行业,都是一个不断在做减法的过程。有人坚持下来了,有人转行了,有人成功了,有人离开了,基本上可以管中窥豹,折射出影视行业的不同性别工作者的构成情况。




影像家的实验:638部到15部,秋日结果

从638部到最终入围的15部,也是一个不断在淘汰与选择的过程。10月初我们将公布入围名单并进入终审环节,入围的选手也将受邀在10月25-28日来到杭州参加系列活动,届时我们将由五位评审评选出2019年度的最佳短片导演、最佳短片作品和最佳动画短片三大奖项。秋日成果,终见分晓;满心欢喜,期待相见。



2019r 10/25-28 

in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



 / YOUTH IMAGE 2019 /

主办

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

杭州市文联创作研究室  

杭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  

浙江华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学院

杭州文艺评论家协会


特别支持

中国(杭州)蕙风原创影像大赛